欢迎来到医学知识科普平台-康好网。
首页  医学知识  基础  生物医学

人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过程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09 19:27:37 浏览次数:
    免疫应答的作用:

    寄生虫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往往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杀伤寄生虫而对宿主起不同程度保护作用的保护性免疫,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损害,这两种结果往往在同一宿主体内同时存在。

    寄生虫具有抗原性:

    由于寄生虫组织结构复杂、生活史阶段较多,加之虫种发育过程表现的遗传差别等多种原因,寄生虫抗原十分复杂。

    按虫体结构可分为体抗原、表膜抗原、卵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等;按发育阶段可分为不同的期抗原;按化学成分可分为蛋白、多糖、糖蛋白、糖脂抗原等。

    上述抗原中,虫体表面的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可较多地同宿主直接接触,诱发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和(或)引起免疫病理反应,同时又宜作为免疫诊断的检测对象,因此这类抗原在寄生虫感染免疫中备受重视。

    鉴于抗原在免疫诊断、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寄生虫抗原的制备、鉴定和纯化等一直是寄生虫感染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免疫应答的主要过程:

    包括抗原处理与递呈、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产生。实际上,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

    (一)抗原处理与提呈

    寄生虫抗原可通过吞噬作用被摄取到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内,可溶性抗原也可通过液相胞饮过程被摄入。寄生虫蛋白抗原在APC胞内经过加工后成为的肽段,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即人类白细胞抗原连接形成多肽-MHC复合物,表达在APC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提呈。

    息非蛋白类抗原,如多糖、糖脂和核酸等不能以抗原肽-MHC分子形式被APC提呈,但有

    些可与B细胞表面上的膜Ig发生最大程度的交联,引起无须T细胞辅助的B细胞活化而直接产生体液免疫效应。由于许多寄生虫抗原为多糖性质,因此体液免疫是对抗该类病原感染的重要抵御力量。

    (二)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此阶段主要包括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活化、增殖与分化。T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致敏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部分T/B细胞分化为记忆乙细胞。

    激活的APC和T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作用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一步促进形成T效应细胞或浆细胞,并分泌免疫效应分子(即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体等)。

    其中活化的Th细胞和APC所产生的白介素-2(IL-2)是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它是T细胞(包括Th细胞本身在内的各亚群T细胞)存活、增殖等必需的重要介素。

    在增殖分化阶段,T/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其激活的第一信号。T/B细胞与APC表面的多种黏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即共刺激信号。

    在参与T细胞激活的诸多协同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和APC表面相应配体B7-1CD80)和B7-2(CD86)的结合,而在参与B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CD40受体与其配体CD40L。

    CD40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DC细胞表面,CD40L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对T细胞激活起负性调控作用的分子及信号,有人称之为共抑制信号(co-inhibitorysignal),例如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与其配体(如表达于APC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对T细胞的活化与功能发挥等起到抑制作用。

    (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产生

    1、细胞免疫广义的细胞免疫既包括非特异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伤细胞、NK细胞介导的对寄生虫的非特异性杀灭作用,也包括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

    参与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主要有如下功能亚群∶辅助性T细胞(Th)、迟发性超敏反应T细胞(TD或TDTH)、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cell,Treg)、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及抑制性T细胞(Ts)。前三个功能亚群在分化抗原表型上都是CD4*细胞,而Te和Ts则是CD8*细胞。其中,Th细胞的激活在寄生虫感染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目前,根据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表面分子等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大功能群∶Th1、Th2、Th17及Thn(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helpT)细胞。Th1型细胞主要分泌Ⅱ-2、IL-12、IFN-γ等细胞因子(统称为Th1类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可直接或间接地促使NK、Mo、TC等细胞活化、直接杀伤寄生虫,或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介质来发挥效应作用;Th2型细胞则产生Ⅱ-4、L5、L-6、L-10、L-13等细胞因子(统称为Th2类细胞因子),主要促使B细胞等成熟、活化并产生IgG、IgM、IgA和IgE等各类抗体,从而调节体液免疫效应。

    Th17细胞则可分泌ⅡL-17,后者可通过发挥趋化作用等功能来参与抗寄生虫感染或病理性免疫反应。THh细胞则主要通过分泌IL-21等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母细胞产生抗体(尤其是IgG类抗体)及生发中心(GC)形成。

    2、体液免疫抗体可单独作用于虫体或在补体的参与下杀伤虫体或使它们失去侵入靶细胞的能力,也可在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血小板等效应细胞的参与下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形式发挥效应。

    一般来说,体液免疫在抗细胞外寄生虫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目前还认为体液免疫也参与了免疫病理应答。
推荐视频

网站备案:桂ICP备20004645号

  桂公网安备 45042202000051号

  • 手机站二维码
  • 林医生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