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学知识科普平台-康好网。
首页  医学知识  基础  生物医学

寄生虫感染一定会得寄生虫病吗

发布时间:2020-12-09 20:20:10 浏览次数:
    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能侵入人体的阶段称感染期。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称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寄生虫感染则称为寄生虫病。

    一、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感染者称为带虫者。广义的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由于带虫者能传播病原体,因此在流行病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慢性感染是寄生虫感染的特点之一。

    在慢性感染期,人体往往同时伴有组织损伤和修复,如血吸虫病流行区大多数患者属慢性感染,这些患者体内既有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也伴有肝脏纤维化的过程。

    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某些寄生虫,如蠕虫中的粪类圆线虫和原虫中的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等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抵抗力正常时常呈隐性感染,而当宿主免疫力显著削弱时,这些

    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

    二、多寄生现象

    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时,称多寄生现象。不同虫种生活在同一宿主体内可能会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增加或减少各自的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床表现。如蛔虫和钩虫同时存在时,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长繁殖起抑制作用,而有短膜壳绦虫寄生时则有利于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存。

    三、幼虫移行症

    幼虫移行症是指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在非适宜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例如,犬弓首线虫是犬类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而人或鼠不是该虫适宜宿主。如果人或鼠误食了其感染性虫卵,幼虫不能在非适宜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或鼠体内移行,侵犯组织器官引起幼虫移行症。

    根据幼虫侵犯的部位不同,幼虫移行症可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两种类型。

    内脏幼虫移行症是以内脏器官损害为主,如犬弓首线虫是最常见的内脏幼虫移行症的病原体。此外,广州管圆线虫、肝毛细线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吸虫也是常见的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病原体。

    皮肤幼虫移行症则以皮肤损害为主,如巴西钩口线虫和犬钩虫引起的匐行疹,禽类的血吸虫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和斯氏并殖吸虫童虫引起的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有的寄生虫,如斯氏并殖吸虫,既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又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无论是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在临床上均可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且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丙球蛋白血症以及IgE水平升高。

    四、异位寄生

    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

    如肺吸虫的常见寄生部位是肺,但有时也可侵入脑等其他器官。了解寄生虫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现象,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推荐视频

网站备案:桂ICP备20004645号

  桂公网安备 45042202000051号

  • 手机站二维码
  • 林医生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