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流派纷陈阶段 中医发展(三)
发布时间:2021-01-14 19:14:42
浏览次数: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建树颇多,表现突出的特点是∶临床经验不断总结升华,各专科日趋成熟,专科体系相继确立,同时涌现出一些新的学派,不仅活跃了医坛学术气氛,更倡导了注重理论研究之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开始研究处方、成药、经络揄穴的规范化。如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是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是我国较早的病因学专著。元代杜清碧的《放氏伤寒金镜录》论述了各种舌苔的主要证候及治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验舌专著。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内容。宋代宋慈依据历代法医知识和当时执法检验经验而编写的《洗冤集录》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该书先后被译为朝鲜、日本、法、荷兰、英、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国际间,成为各国审理死伤案件的重要参考书。宋代发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精巧的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标志着外、伤科分立。元代发明了治疗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曲针。这个时期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果和朱震亨是当时卓有成就的学派代表。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河间居士,金代河间人,故后人也称他为刘河间。他重视当时盛行的源于《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但不拘于它的宿命教条的机械模式。突出的学术思想是"火热论"。他认为伤寒临证各种证候的出现多与火热有关,而六气中暑火居其二。同时风、燥、湿、寒在病理变化中皆能化火生热,所以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火热是伤寒诸症的重要病因。据此,刘完素治病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泻火热,被后人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考城人。他反对囿于"局方",滥用温燥之品,理论上倡导攻邪。"邪去正自安",否则"补之适足资寇"。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认为无论是在天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邪(雾露雨雹冰泥)或水谷之邪(酸苦甘辛咸淡,亦称人邪)都非人体素有的,一经致病,就要攻治,病去则止,不必尽剂,更不可迷信补药。攻邪以《伤寒杂病论》的汗、下、吐三法为基础∶凡风寒诸邪在皮肤、经络的用汗法;凡风痰宿食在胸膈和院腹的用吐法;凡寒湿痼冷、热客下焦等在下的疾病用下法。张从正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九气"(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作祟,多生疾病。因此在临证时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他把这一原则称为"达时变"。这一思想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整体观,特别是人与社会环境和机体与情志的整体观,从而丰富了中医学中有关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的内涵。张从正临证时善于攻下,被后世称为"攻下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人。《黄帝内经》中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杲发挥了这一见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强调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故临证中以调理脾胃之气为主。李果认为造成脾胃损伤主要有三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和精神因素。具体说暴饮暴食造成"饮伤",饥饱失度造成"食伤",药物失当导致"肠胃复伤"等,均为饮食不节所致;战乱奔波致"形体劳役",造成脾胃损伤,是又一病因;因"喜、怒、忧、悲、恐、思、惊,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结果也会损伤脾胃,导致内伤疾病的发生。他认为这几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精神因素是内伤脾胃发病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李杲在临证实践中,善用补上、中、下三焦元气而以补脾胃为主的原则,分别采取"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法,故被后世称为"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人。因"先生所居曰丹溪,学者遵之……故因其地称之曰丹溪先生"。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的"少火""壮火"基础上,充分研究了各家学说有关"壮火"的见解,侧重了内在火热的病机探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格致余论》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认为相火之常为生理,所谓"人非此火不能生";相火之变为病理,"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势甚彰,其死甚暴"(《金匮钩玄》)。相火之动是永恒的,但正常的动属"生"为生理,异常的动属"贼"为病理,这即为相火的两重性。这一理论补充了刘完素的"火热论",也发展了李杲的"阴火"说。朱氏还联系人体的精血难成易亏,加之"情欲无涯",相火易于妄动的特点,因此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临证中朱氏认为只凭滋阴降火不能完全解决"相火妄动"而致病的问题,因此他提出"收心养性""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同时强调了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固纵口味"会"为口伤身""殉情纵欲"会亏阴精。因此他主张治病以"保养金水二脏"为要。因朱氏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其为"滋阴派"。
"金元四大家"引起的学术争鸣改变了以往"泥古不化"的保守局面,活跃了当时的中医理论研究气氛,开创了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荐视频
推荐问答

林浩
问
贫血的类型及原因有哪些?
答
贫血的类型主要分为几类:1、红细胞生成障碍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出血性贫血

林浩
问
肝病一般有哪些表现和不适?
答
肝病的常见表现有皮肤黄染、食欲下降、右上腹痛等。

林浩
问
经常胃痛平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
胃痛大部分是饮食不规律引起,肚子食物排空后胃酸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常常表现为胃痛。首先我们要保证正常进食。如果经常胃痛,可用一些抑酸药物及胃粘膜保护药物,通常能改善。

林浩
问
感染阴道毛滴虫病可以同房吗?
答
建议治疗期间暂不同房。

林浩
问
双岐杆菌可经常给小孩服用吗?
答
双岐杆菌不建议长期的服用,会造成自身胃肠道菌群紊乱。

林浩
问
怎样算月经周期?
答
从月经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一个完整的月zhi经周期。一般的情况下,这个周期是以一个月来计算的,但事实上是因人而异的。在这里,我要从理论上解释安全期,所以按照一个月来计算。
推荐文章